中国力学学会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、中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会、中国核学会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学会联合主办的“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”将于2009年7月20 – 22日在大连举行,由大连理工大学承办。
会议第一轮通知已于2008年7月下旬发出,此为第二轮通知。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会议时间:2009年7月20-22日(会议报到:2009年7月19日)
会议地点:大连市委党校培训中心(酒店)
主办单位:中国力学学会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
中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会
中国核学会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会
承办单位:大连理工大学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/三束实验室
顾问委员会名单(按姓氏笔画排列):
马腾才、王龙、任兆杏、吴承康、邱爱慈、张杰、胡希伟、彭先觉、葛袁静、董家齐、潘垣、霍裕平
执行委员会名单(按姓氏笔画排列):
大会执行主席:王友年
成员:于达仁、万宝年、马志为、王晓钢、王德真、刘永、刘万东、刘昌俊、李定、李建刚、吴雪梅、张菁、陈强、孟月东、盛政明、童洪辉、蒲以康、潘文霞、潘传红
大会组织委员会名单(按姓氏笔画排列):
秘书长:朱爱民
成员:丁洪斌、王友年、王艳辉、王晓钢、王德真、刘悦、刘金远、孙继忠、李雪春、宋远红、郭淑红、鲁雯、戴忠玲
会议主题及研讨内容
低气压、大气压等离子体的产生、诊断及模拟
等离子体基本过程
新型等离子体源
微等离子体
复杂等离子体
等离子体与表面相互作用
等离子体微纳加工:微电子材料、微机电系统(MEMS)等
等离子体喷涂与热等离子体工艺
等离子体沉积与薄膜制备
聚合物的等离子体处理
材料表面的等离子体改性
等离子体的环境应用
等离子体的生物与医学应用
等离子体化学合成/工程
等离子体光源与显示器
等离子体在燃料电池、航空与航天工程领域的应用
聚变等离子体实验与诊断
边缘等离子体物理
偏滤器与SOL物理
磁流体活性
湍流与输运
等离子体中的高能量粒子
波、中性束加热与电流驱动
等离子体运行与控制
磁约束装置与工程技术
聚变堆核工程技术研究
聚变电站设计及其安全、环境、经济分析
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
相对论电子束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
快点火物理
Z-Pinch物理
新概念聚变物理
等离子体数据、模型、与数值模拟
空间与天体等离子体物理
其它
会议征文
1. 凡未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过的论文均可投稿。论文内容符合上述主题和国家及各单位保密规定。
2. 本次会议只收录论文摘要,并将汇编成册。论文摘要的基本格式:A4纸1 - 2页,题目四号黑体,正文小四宋体,打印区为高210 mm×宽150 mm。论文宣读者姓名右上角加*号标注。
3. 请于2009年4月30日前,通过电子邮件将论文摘要的Word 文档发到mmlab@dlut.edu.cn。请于2009年4月20日前,将填好的报名回执(附后)发到mmlab@dlut.edu.cn。
会议注册费
在职人员900元/人,研究生(或已退休人员)600元/人(报到注册时请提供有效证件),会议期间将组织大连半日游(费用包含在注册费内)。
另外,对有旅游考虑的参会者与随行人员,在会议报到日组委会将安排旅行社洽谈接待。
有关住宿的具体事项将在第三轮通知中说明。
会议重要日期
论文摘要提交截止日期:2009年4月30日
报名回执返回日期:2009年4月20日前
第三轮通知日期:2009年4月20日
住宿登记截止日期:2009年6月20日
会议报到日期:2009年7月19日
会议召开日期:2009年7月20-22日
五、联系方式
大会秘书长:朱爱民(电话:0411-84706094,amzhu@dlut.edu.cn)
大会秘书: 鲁 雯 (电话:0411-84708389,mmlab@dlut.edu.cn)
地 址: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,三束实验室
邮 编:116024
传 真:0411-84708389
网 页:https://pst2009.dlut.edu.cn
中国力学学会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
中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会
中国核学会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学会
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组委会
2008年12月16日
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报名回执
(填写此回执,于2009年4月20日前,以附件发电子邮件到: mmlab@dlut.edu.cn)
姓名 |
|
单位 |
|
||
性别 |
|
年龄 |
|
职称/职务 |
|
联系地址 |
|
邮编 |
|
||
电话 |
|
传真 |
|
|
|
提交论文题目 |
|
论文交流方式选项 |
口头( ) 墙报( ) |
||
是否参选本届会议设立的“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大会优秀研究生论文奖”? 是( ) 否( ) |